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最愛

饅頭的起源

饅頭,不同地區又稱之為饃、饃饃(僅限於晉語、閩方言有此稱呼,饃字是後造字,有人認為饃字來源於饅字在早先晉語的讀音。關中、中原等地稱之為饃)、餑餑等。

中國傳統麵食,以麵粉和水發酵後蒸制而成,外形通常是半球形、長方體,大小從直徑4公分左右到直徑15公分左右均有。

中國北方傳統上以饅頭(華北、東北、西北地區)或麵條(西北、華北、中原)作為主食。

 

 

漢朝時,由於磨已廣泛應用,蒸制的麵食也隨之流行於全中國各地,當時統稱為「餅」。

「曼頭」一詞最早見於西晉束廣微《餅賦》云:「三春之初,陰陽交際,寒氣既消,溫不至熱,於時享宴,則曼頭宜設。」,郎瑛所撰《七修類稿》說:「饅頭本名蠻頭。」。

《晉書》卷三十三列傳第三「何曾傳」記載何曾日食萬錢,「性奢豪,務在華侈。帷帳車服,窮極綺麗,廚膳滋味,過於王者。每燕見,不食太官所設,帝輒命取其食。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。食日萬錢,猶曰無下箸處。」何曾的食品中有「蒸餅」,《名義考》記載即今之饅頭。

 

據宋人高承《事物紀原》引證《稗官小說》,饅頭一詞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之手。時諸葛亮率軍南渡瀘水以討孟獲。根據當地的習俗,大軍渡江之前必須以人頭祭祀河神。諸葛亮遂命人以白麵裹肉蒸熟,代替人頭投入江中。諸葛將其命名為「瞞頭」,即欺瞞河神之假頭之意(一說命名為「蠻頭」,蠻人之頭之意;又有一說,饅頭乃張飛征蜀時發明)。

 

唐代以後,饅頭變小,稱「玉柱」、「灌漿」。吳自牧在《夢粱錄》中又將饅頭作「饅役」;《說郛》中則作「瞞頭」;陳梗《負暄野錄》說「饅亦作梗」,書之「粳頭」。

 

此後,無論有無餡心,均統稱饅頭。直到北宋,方才出現了包子這一稱呼,指代有餡的饅頭,而饅頭一詞本身則逐漸變成無餡製品的統稱。不過,時至今日,在上海等地的方言中,仍然將包子和饅頭統稱為饅頭。香港酒家供應的饅頭,比北方的小,屬於點心而非主食。

 

在中華民國國軍裡,有長達數十年的時間早餐主食均為饅頭,故義務役士兵在軍中的日子,時常會以吃了幾頓饅頭來計算自己當兵的日數,被稱為「數饅頭」。